万州律师,犯罪未遂和中止犯罪有什么区别
时间:2023-03-17 13:45:24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刑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,它们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。本文将围绕这个标题,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: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定义、区别、法律后果以及相关案例分析等。接下来将由万州律师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 ,具体情况赶紧跟着万州律师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定义
犯罪未遂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,但未达成犯罪目的的行为。例如,盗窃者在实施盗窃行为时被发现并逃脱,或者杀人犯在实施杀人行为时被抓住并制止。这些行为都属于犯罪未遂。
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,自行放弃犯罪行为或者制止犯罪行为的行为。例如,盗窃者在实施盗窃行为时,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,放弃了盗窃行为,或者杀人犯在实施杀人行为时,被害人求饶,犯罪人因此放弃了杀人行为。这些行为都属于犯罪中止。
二、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
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犯罪人是否达成了犯罪目的。犯罪未遂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,但未达成犯罪目的的行为;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,自行放弃犯罪行为或者制止犯罪行为的行为。
此外,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法律后果也不同。犯罪未遂的犯罪人应当承担犯罪的刑事责任,但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;而犯罪中止的犯罪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。
三、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法律后果
1.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
犯罪未遂的犯罪人应当承担犯罪的刑事责任,但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,犯罪未遂的犯罪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,但是如果犯罪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,但未达成犯罪目的,应当依照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,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
2.犯罪中止的法律后果
犯罪中止的犯罪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,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,自行放弃犯罪行为或者制止犯罪行为,情节显著,可以免除处罚。
四、相关案例分析
1.犯罪未遂案例
2018年,某市一名男子在商场内盗窃,但被保安发现并制止。经查,该男子曾因盗窃罪被判刑。最终,该男子因犯罪未遂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。
2.犯罪中止案例
2019年,某市一名男子在路边行走时,突然冲向一名女子,企图抢劫其手提包。但女子大声呼救,引起了路人的注意。男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,放弃了抢劫行为。最终,该男子因犯罪中止而免除了刑事责任。
五、结论
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刑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,它们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。犯罪未遂的犯罪人应当承担犯罪的刑事责任,但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;而犯罪中止的犯罪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。以上相关内容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,欢迎咨询万州律师,万州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。